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重庆日报数字报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加快率先发展  第二章建设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推动产业高端化、    专栏3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2大基地: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衡量的“圈翼”   建设,   两江新区开发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成效,   加快推进城镇化,建成内陆地区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开放高地。基本建成。“宜居重庆”   ,2010年完成况为预计数,

时期,

收入分配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培育战略新兴产业,3、市充满信任和信心,努力建设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铁路营运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新增近1000公里,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投资者安全放心。

森林覆盖率达到45%,“林业综合效益明显。

十二五”市实施的各项政策举措重民生、

高能集成电路、

  人民安居乐业,逐步缩小。

总体部署相衔接,

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

,市民健康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创新模式、

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继续保持一半以上用于改善民生。着力推进统筹城乡改革,7、   促

协调发展。高速公路因线路优化,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三个代表”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0%,生物10大重点产业集群,高新化发展,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十二五”

加快“

人口素质全面提升。妇女儿童、

发展现代服务业,   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三峡库区发展困难较多;资源环境问题较突出,城乡、新材料、市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积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根据国家下达给重庆的减排任务调整为排放总量。   城市居民收入

规划目标为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

统计口径,五个重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将更加坚实。进一步化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对区域的集聚辐射服务功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00亿美元、境外投资300亿美元,速度为不变价。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改革进入纵深推进的关键期,形成的一系列发展优势将进一步释放效应,  “【】表示五年累计数。  ———西部增长逐步形成。逐步建立起城乡人口和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适应科学发展的制度环境。

社会安秩序良好,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减少15%,1、缩小区域差距。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显现,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风正劲足,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

城乡、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目标以国家下达数为准。重庆面临更多新的发展机遇:   劳动者素质提高、   314”投资、改造提升统优势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培育自主品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畅通重庆”以统计局终发布数据为准;2、金融危机使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重点突破、开放引进、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时期必须高举中国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行产业链垂直整合模式,以内,综合考虑宏观环境和发展条件,三峡库区等敏感区域环境约束紧;社会民生需求大,

建设方案,

即:基本建成国内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基本建成。

80%零部件及原材料本地配套;基本建成国内大离岸数据开发和处理中心;集中造通信设备、金融业增加值比重超过10%,   节与新能源汽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环保装备、森林重庆”   积推进理论创新、广大人民群众对市委、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十一五”建成万亿级国家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高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5:1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按照交通部要求将行政村和乡镇公路纳入。   “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环境优美、

着力加快“

投资、在给我国带来历史机遇的同时,制度和管理创新转变。但各种结构、走绿发展之路,展现出积向上、保障公共安全、   重庆未来发展还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挑战:   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户籍、使重庆成为鲜明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居民幸福感的地区之一。发挥优势、

  区域差距。

的原则,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开拓创新的精面貌,

圈翼”

自主创新能力不,

着力提升中心城市

功能,青少年、集群发展”高质化、努力提升交通枢纽、持续增加就业、民族地区、发展循环经济,

平安重庆”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目

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未来较长时期的工作主线。更加注重通过改革的途径和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报脚表格重庆日报·周末版|重庆晨报|返回华龙网上一期下一期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3上一篇下一篇4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放大缩小默认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接1版)  备注:完成指标统计的实际投资量。区域差距缩小到2:1左右,  ———突出加快推进改革创新。

贫困地区

革老区、步伐,   达到亿元,   市委、

内陆开放、

光源设备、缩小城乡差距。

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不高,

创新和完善开放模式,实现更充分就业,仪器仪表、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奔小康的

愿望,   8、,生态修复和污染防任务重,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为当年价,     —

——

突出经济结构战略调整。

进出口总值突破1000亿美元,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个重庆”建立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任重道远;

外开放的区域竞争加剧,总体部署,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这些都将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重庆日报数字报第A02版:

成为人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突出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节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社会更趋和谐稳定。全市上下心齐气顺、科技创新、建成线路完成规划目标。三大中心”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铁路营运里程因

线路优化

,走出去”积应对气候变化,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综合改革重大突破。金融、

  “

  第一节加快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新兴产业  按照“物流等集聚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把缩小贫富差距作为缩小三个差距的核心任务,两翼”5、民生十条”物质基础日益增,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方位提升开放水平。贫困地区、

顺民意、

合民心,未来五年,民主法制更加健全,9、  ———突出缩小贫富、更为重要的是,提速发展,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构建国际贸易大通道,

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乡镇公路,合作仍是时代潮流,风电装备及系统、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社会管理更加完善,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殊战略地位将更加明显,   十二五”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调节利益关系、信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进一步扩大内需,三峡库区发展问题,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物流成本大幅度降低,   物流、在2010年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4、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等任务繁重。要闻上一版3下一版要闻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专栏2“加快建设西永微电园和空港新城新桥公司增资 区域结构调整,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市,城乡保险参保率达到

9

5%。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产业结构不优,城市绿地增量提质,   耕地保有量确保220.85万公顷。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000亿元,走内

陆开放之

路。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促进“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和“实施“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元。

  对长江上游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的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升。

努力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资金流、发展、民族地区、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移民静态补偿投资规划实施期间无统计指标,卫生资源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突出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要支柱的战略新兴产业。加农业基础地位,成为西部宜居城市之一。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第三节发展目标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6、繁荣和谐,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功能完善、建成西部地区现代产业高地,

主城区空气环境质量满足II级以上天数保持在311天以上。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人民生活全面改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7%。

树立全球视野,

民生改善成效显著;到2015年,

原规划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

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总体稳定在Ⅱ类。

  西永综合保税区及国家级开发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线路完成规划目标。     同时,

  ———“

推广低碳技术,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有力,

构建消费、信息流汇集地,

和平、

以邓小平理论和“商贸、降低污染物排放,注重解决革老区、区域差距缩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格局初步形成,  ———“全市人民满怀求发展、   轨道交通装备、

文化、

                                                                                            备注:

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元新台阶,住房、

个重庆”全市人民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走向共同富裕,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基本建成,一圈两翼”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取得重大进展,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   “商贸物流中心和科教文化信息中心,着力推动城乡、

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力建设内陆

开放高地,公路通车总里程原不包括行政村、贫富、

坚持在大开放格局中谋求跨越发展,

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教、   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到2012年,

  ———社会建设明显加。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可持

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保持12.5%左右,统筹城乡取得重大进展,

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5%,

规划执行过程中调整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增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差距”314”加资源能源节约利用,   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以上,加大两江新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力度,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

  2+10”

着力增综合经济实力,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工业总产值超过亿元。

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发展环境需

进一步优化;城乡、

  ———内陆开放高地建成。

  国内大笔记本电脑基地。合川工商局经济指标绝对数为当年价;【】为规划期累计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生

活舒

适、健康重庆”,形成1亿台整机生产规模、全面落实“     ———突出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
友情链接: 自助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