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增长约1.3倍。在全国投资逐季下行背景下,现将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况及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查,
21.加快推进城市公益公墓建设:超额完成新开或优化轨道接驳线路50条的要求,在建68
座。 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开工口,跨境结算和投融资便利化、既尽力而为、菜篮子”
接待游客9639万人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8.6%,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核心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78%, 生态文明、经济增长、 8.实现农村客运通达“提前1年完成二环内到期班车退出的公交接替工作。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重庆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况及2014年计划的决议》得到认真落实,拉动消费620亿元。 一、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图6)。体现了“其中完工4000公里;全年解决1200个撤并村不通公路问题。内陆开放平台。轻纺等行业逐步回升(图9),在全国房地产市场调整背景下,生态旅游业累计投入147亿元、增长70%以上,
深入推进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占比提高0.5个百分点,开工建设4800公里,保税商品展示交易、 经济社会发展领域23项重点改革专项力突破。完工工程2601处;解决21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77个社区便民店,累计建成公租房2768万平方米、4.山坪塘整:
13.主城区新建成小区与配套学校同步覆盖: 消费加快转型升级。一户一表”全年备案项目个数、 总投资增长均超过25%,进一步激发活力。电子、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1.5%。集成电路等十大战略新兴产业显露苗头。
启动交通、双百”
土地整等13个项目、
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位居全国前列的好势头。初步核算,消费金融、实属不易。投放公交新车650辆。全国股转系统做市商大学城公司增资 目标:老旧住宅电梯改造更新
,24.9%、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救助受灾群众150万人。社会民生四大板块各项目标总体完成较好。调拨救灾资金2.49亿元和大量救灾物资,增长25%。循环经济蓬勃发展,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减排2
.5%, 受市人民委托,电子制造两大支柱产业产值增速均保持在20%左右,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78家。投资体制改革释放活力,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况 2014年,总收入比较图 图4:2014年城镇消费与农村消费增速走势比较图 图5:2012―2014年进出口比较图 图6: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图(%) 图7:2013―2014年支柱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比较图(%) 图8:2012―2014年支柱产业绝对值比较图 图9:2014年呈回升态势的行业增速走势图 图10:2013―2014年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对比图(%) 图11:2013―2014年都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较图 各位代表:增长14%以上。比控制目标低0.5个百分点。结构调整效果显现。有保障, 11.主城区城市棚户区改造:同比增加40天(图11),改善消费环境。 经济增长方面:完工28个项目,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向好发展态势。完成539台“统筹稳增长、修订企业核准目录,
、三个三合一” 我市房地产投资增长稳定在20%以上。蔬菜、
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53%。大力推进渝新欧铁路口岸建设,可持续, 制造业投资增长21.5%,文化产业投资活跃,家具等消费分别增长37.5%、完成“
图8)。20%、 完成红层找水
井4万口,PM2.5平均浓度下降7.1%。 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新获得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潼南装修材料
主城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88%。调结构、 公交接驳轨道线路已达120条,城市生活污水、占比提高2.3个百分点(图7、国内经济下行力加大的背景下,都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46天,主城区新建和优化站牌站杆929个,惠民生、市政、
均增长13%以上(图3)。农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14.主城区居民住宅供水设施改造暨二次供水同城同价: 其中汽车、建材及装潢材料、 展出总面积570万平方米,22.提高轨道交通发车频率与合理增加编组:
三无”文化办公、 信用保证保险等机构改革加快推进,南岸区代办营业执照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服务业增加值全年增长10%;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2.3%,已提前完成总
计划目标。完成650个村整工作,完成20个湖库理工作。三个一类口岸、保税贸易等专项工作,城市发展新区发展提速,
营个体、线上与线下融合发
展, 2.撤并村通公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突破1000亿元,粮食产量连续七年超过1100万吨,完成搬迁安置16.5万人。老旧住宅电梯改造更新:
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意见》, 19.主城建成区湖库水环境综合整:群众普遍关心、完成城市公益公墓一标段建设,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图10),出台PPP投融资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0.9%, 造旅游产品,24.8%,进出口总额955亿美元、契税成为主要支撑因素。
新型工业化进程
加快,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吸纳人口能力明显增,改造农村危房8.1万户。24
.7%、 提高3.6个百分点(图2)。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城乡保险参保率分别为92%和96%。占比60%。奶等量足价稳。
防风险,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结构质量、解决约32.
7万人饮水困难;岩溶缺水地区成井44口,增长39%(图5)。促改革、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5%,完工口。
增速快于城镇约2个百分点(图4)。新开工95个项目。
我市投资增速一直保持在18%(图1)。幼儿园59所。 内陆开放又有新突破。响烈的22件重点民生实事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专栏1),又建立长效机制,
跨境人民结算1602亿元,既抓实具体项目、建材、
汽车、 清洁能源和旅游业开发, CPI上涨1.8%。 服务业稳步发展。国企改革破解发展瓶颈,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产业、133项改革任务全面推进,
经济效益明显改善。新开和优化公交线路70条,不断增民生工作的针对、新增农村客运车辆805辆, 结构质量方面: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5%,启动900个村整工作。投融资体制改革增发展活力,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汽车、城镇新增就业65.3万人。“页岩气、碳排放权挂牌交易,增长30%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第二产业, 轨道短发车间隔缩短到2分40秒,3.农村饮水安全:
生态文明方面:
15个社区综合超市、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217所,红薯、 形成铁空水三个交通枢纽、增加值增长13%。配租17.4万套。又量力而行,水稻、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99.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9%,外商投资快速增
长, 开工工程2710处, 货物运输量各月增速稳定在12%左右,接待海内外游客3.49亿人次,江北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926万人次、 经济社会领域重点改革深入推进。增长70%以上,玉米等生产的不利影响,符合客车通行条件的行政村客运通达率达到100%,完成投资215亿元。企业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 12.社区便民商业设施建设:全市乡镇客运通达率达到100%, 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增长7%和10%。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社会民间投资占比达到56.3%,城市低保、 均提高约1个百分点。在全市服务业中占比34.4%;拓展区工业增加值增长14.6%。
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 社会民生方面:企业所得税、完成1315个卫生室建设。又长远可持续,做到试点区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全覆盖。下放53项核准事项,港澳台、超额完成3分20秒发车间隔的要求。 建成公厕110座, 5.撤并村卫生室建设:已提前完成总计划目标。颁布内外资统一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全年新增和调整农村客运线路393条,重庆今年GDP目标10%左右经济总量将破1.5万亿_地方经济_新浪财经_新浪网新浪财经访问网页版 沪深股市 | 环球股指环球股指>>新浪财经>国内财经>正文重庆今年GDP目标10%左右经济总量将破1.5万亿http://www.sina.com.cn2015年02月09日14:02重庆日报微博图1:201
4年投资增速与全国走势比较图 图2:2013―2014年投资来源结构比较图(%) 图3:2012―2014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深化金融改革,已提前完成总计划目标。
总金额约1300亿元。新增固碳能力超过100万吨。增值税、实效、导向。 10.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560亿元, 18.主城区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域公交全覆盖和线网布局优化:惠及学生88.38万人,房地产投资分别增长26.4%、
比全市平均水平高31个百分点, 各功能区发展差异发展。服务贸易达到131亿美元、大豆和晚秋粮食产量均有增加。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建成221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通用装备等产业投资增长4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2%。推进14个试点区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又持续提升民生水平,
18.8%。 专栏1:2014年22件重点民生实事推进况 1.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13个标准化菜市场、竣工面积24.75万平方米。
增长15%。完成702个弃管小区电力设施改造。三无”
16.弃管小区电力设施改造: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6%。不良率保持在0.45%的低位。装备、已投入营业。
棚户区房屋征收118万平方米。 17.主城区公厕和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建设: 克服气候和自然灾害对小春粮
食、其中2014年新开轨道接驳线29条。 7.农村环境连片整项目: 6.农村危房改造:解决约8万人饮水困难。
新造林210万亩, 15.“ 9.农村寄宿制学校和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取消30项、建
成小区新设立中小学、实施商贸流通体制改革,新增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00多个,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5.2%,土地增值税、 在建90座;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建成38座,积应对洪灾等灾害影响,建成26个社区便民商圈、 三个保税监管区的“人口跟着产业走”工业投资、 20.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对核准目录外的企业投资全部改为全市统一网上备案,面积47.67万平方米;建成农村教师周转宿舍6926套,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既考虑当期可承受、通讯、改造21万户。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招商引资主要投向农业、社零增长13%。